首页 > 理论文章
青海日报社社长苏海红:笃志前行 创新求变 以改革续写党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4年,青海日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持续强化做好新时代新征 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责任,各项工作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增光添彩。

坚持守正创新,交出亮眼成绩

      高举思想旗帜,推进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与党纪学习教育相贯通,强化“五学联动”,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引导全省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鲜活报道全省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新进展新成效,生动展示高原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实干实践。着力改进理论评论文风,丰富语言表达,刊发理论版、实践版、江源评论等版面近百个、各类言论稿件千余篇,策划推出“十种类型干部当不得”系列融媒产品,实现“破圈”传播。

      提高政治站位, 意识形态责任压紧压实。全面贯彻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推动主体责任、第一责任、直接责任同向发力。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及“ 八五” 普法相关活动。全面落实“三审三校”制度,持续加强对所属子报子刊、各类新媒体的监管。

      有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落实基层党建“六个一”工作要求, 深入开展“ 四强” 党支部创建工作,举办党务干部基本能力培训班,召开党建工作观摩会,持续推进党支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警示教育活动,督促全体党员干部把廉洁纪律印刻在心、落实于行。建成集学习、教育、活动为一体的青海日报社干部职工活动学习馆。立体宣传党纪学习教育的进展情况,《青海日报》及社属子报、新媒体平台等刊发有关党纪学习教育宣传报道、评论员文章、音视频新闻产品等1600余篇(件)。

      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浓墨重彩。精心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刊发系列报道、理论文章、评论言论,充分报道全会精神落地生根的青海实践。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并推出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刊发《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等系列评论文章,策划“ 牢记嘱托实干笃行”“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等主题宣传,多角度宣传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热烈反响、积极行动。

图为青海日报社在全省两会期间邀请代表委员访谈的场景。青海日报社供图

      凝聚奋进力量, 主题宣传报道出彩出新。做细时政报道,高质量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全省“两会”、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等重要会议,“青洽会”“环湖赛”“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等重大赛事,“ 锦绣中国年”“ 文化中国行”“祖国好家乡美”等重大主题宣传,讲好青海故事、传播青海声音。做活经济报道,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海绿色算力行业产业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等系列报道,推出“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深度调研报道、“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海实践”系列访谈,展现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动力。做深生态报道,组织开展“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采访报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碧波荡漾青海湖”蹲点调研,营造我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青海湖国家公园浓厚的舆论氛围。做强主场活动报道,全力做好青海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场活动报道,推出“走进221致敬元勋”整版特刊及系列融媒体产品,多角度展现“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做新联动报道,与西藏日报、四川日报、浙江日报等省级党报开展主题联动报道,以鲜活新颖的新闻产品,向全国展示青海形象、青海文化,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等2 件作品受中宣部表扬,青海日报上榜“环境资源类”2024年高学术影响力中国报纸。

      新闻策划创新提质,全力提升党报传播效能。积极参与澜湄万里行媒体采访活动、两岸媒体记者采访等文化活动,加大国际传播力度,扩大“大美青海”品牌影响力。青海日报组织开展“青海之美(第二期) ”主题报道,突出青海特色,引导受众“读懂青海”,宣传引领作用发挥显著。青海法治报推出汉、藏双语“政法委书记面对面”系列访谈栏目,以“一地一品”为主线,展现我省在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取得的突出成效。西海都市报着力在公益活动宣传和民生宣传报道上下功夫,持续推进《记者帮》栏目报道;融媒作品《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西海全媒体记者奔赴民和循化等地区现场直播》荣获第25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直播项目三等奖。

      深化媒体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召开青海日报社深化媒体融合改革发展先行先试工作推进会,广泛凝聚融媒改革共识。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青海日报创刊75周年系列活动。青海省媒体融合技术与传播重点实验室加强应用研究课题申报和项目储备,青报智能审校系统初步实现成果转化。完成青海省党的创新理论融媒体传播重点实验室前期筹备工作。优化资源与人员组成方式,成立“青报观察”融媒工作室,青海日报社藏语全媒体传播中心成功挂牌。开设“1 号演播室”专题节目,不断扩大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青海日报社荣获全国报业媒体融合技术支撑优秀单位,“青报观察”融媒工作室入选中国记协首批“我的工作室”优秀案例库。

      提升核心竞争力, 建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实施“项目+团队+人才”工作模式,让业务骨干、青年人才逐步挑大梁当主角。组织开展处级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培训班、“年轻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融媒体新知识新技术经验分享会等多层级、多渠道学习教育,持续推进苏青两省党媒复合人才培养行动,组建“青年业务工作室”,实现人才队伍融通发展。

图为青海日报社融媒体报道指挥中心工作场景。吴占云供图

      坚持两个效益统一,推动企业经营提档升级。青海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稳中有进,青海日报总发行实现增长。青海报业文化传媒公司持续拓宽广告融媒经营渠道,有效增加新业态供给,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经营取得佳绩。青海报业电商物流公司完成产业布局,强化销售网络建设,承办“我最爱的青海乡土美食”推选活动,策划“青海人最喜爱的家电品牌”评选活动,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青海报业印务有限公司在扩大传统印刷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逐步扩大党报印刷市场份额。在全国报纸质量评定中,《青海日报》连续5年获得精品级报纸,荣获中国报业协会2024年度报业物资供应工作先进集体奖。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正确研判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需要更加坚定发展信心,媒体面临的系统性变革任重道远,报社自身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转型步伐,加强能力培养、强化作风锻炼,既要有想干敢干的意识和勇气,更要有会干能干的本领和担当。

聚焦改革新路,实干争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报社的“改革发展”推进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聚焦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确立“123”重点发展任务,即以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为第一位,以内容建设、媒体融合为两个主线,以着力推动系统性改革、强化人才技术支撑、加快媒体经营提质增效为三个着力点,坚定信心、实干争先, 主动作为、创新求变,牢牢把握纵深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这一重大机遇, 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 四力”,在推进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上取得实效,为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贡献党媒力量。

      (一) 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到党媒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大要求,学好用好《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等重点理论读物,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 坚持“ 第一议题” 制度,建立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

      以理论创新宣传为突破,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持续发挥好省委机关刊《党的生活》在党建方面的引领力, 建好用好“青海省党的创新理论融媒体传播重点实验室”, 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上再显新成效。创新《理论》《实践》版面、客户端“观点”频道内容策划,重点打造“江源评论”“理响昆仑”“习语润心”等理论评论品牌。着力改进文风, 丰富语言表达, 探索年轻语态,以微短视频为重点,制作更多有思想、有深度的新闻产品,让理论宣传更有生气、更见神采, 让党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为青海日报社《一号演播室》直播场景。青海日报社供图

      (二)坚持内容为王,精耕细作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党和人民的立场、观点和主张,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凝聚奋发向上的磅礴力量。

      守正创新, 做强重大主题报道。围绕“国之大事”“省之要事”,精心做好全国全省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大部署、重点工作宣传报道。持续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做好改革舆论引导,重点组织开展主题调研采访、主题宣传和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发挥好藏语全媒体传播中心功能,持续深化开展“祖国好家乡美”等系列融媒体报道。聚焦青年就业群体, 开展“ 青春无畏创业有路” 系列融媒体报道。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加强经济宣传,发挥好主流媒体风向标作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经济规律和舆论传播规律,以稳预期、强信心为重点,加强经济形势、经济政策宣传引导,精准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有效开展热点问题引导, 建强经济宣传报道团队,策划推出《打造高地建设四地》《洁净青海绿色算力》等宣传品牌栏目以及系列主题报道。

      大力弘扬“五个文化”,讲好青海故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挖掘生态文化现代价值,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擦亮红色文化标识,推进优秀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最美高原奋斗者”系列宣传报道,讲好中国的青海故事。

      发挥子报子刊特色优势,凝聚舆论奋进力量。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将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通过转作风改文风让理论宣传有感有形有效。青海法治报社将凸显法治特色,组织开展八五普法成效、“枫桥派出所”典型经验等系列主题宣传。西海都市报社将以民生情怀, 做好民生新闻, 开设“ 人勤春早实干争先”“乡村振兴在青海”“行进青海看发展”等栏目,提升社会传播效果。

      (三) 持续深化媒体融合,提升融媒产品质效。坚定不移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全媒体融合宣传效果,促进“正能量”变为“大流量”。

      借势借力, 持续扩大党媒“ 朋友圈”。聚焦青海打造“高地”建设“四地”实践和成效,和相关省区党报进行联动,充分报道青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的生动实践。与兄弟省区党报开展“把青藏高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高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等联动报道,不断提升全媒体做强做优主题报道的能力水平。加强与市(州)融媒体中心的沟通合作,推出更多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

      以平台为抓手,着力打造融媒体特色品牌。以项目化方式推动“融媒工作室”落地见效,打通各平台编采资源,集中优势资源打造“青报观察”重点报道品牌、“江源格桑花”国际传播品牌、“江源生态”融媒工作室、“1 号演播室”“‘睛’彩青海”等新闻品牌栏目,强化议题设置和主题策划,建立一支策采编播一体化专业队伍,多出有思想深度的新闻产品,多出爆款出圈、吸粉引流的现象级作品。

      拥抱智媒时代,用数字技术赋能融媒体产品。紧跟媒体深融发展大势,在融媒体产品中,更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拍摄、动漫制作等新技术,接入DeepSeek 等智能大模型工具,创作更多既具有新闻性又富有科技感的融媒体产品,推出一批高质量、有创意、受众喜欢的融媒体产品。

      (四) 推进系统性改革,聚力打造特色传播矩阵。报社深化融媒改革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阶段,先立后破,攻坚克难,寻找突破口。

      着眼未来智媒趋势, 做优顶层谋划。研究编制《青海日报社“ 十五五” 发展规划》,持续推进《青海日报社深化媒体融合改革发展先行先试总体方案》,制定《青海日报社深化媒体融合改革发展工作方案》。推进西海都市报社媒体融合改革发展先行先试。

      以“ 三个中心” 建设为抓手, 探索系统性改革新路径。整合优化现有新媒体平台,“ 强体瘦身” 与“ 攥指成拳” 相结合,整合力量打造优势传播平台。青海日报社藏语全媒体传播中心将打造成集信息服务、文化服务、学习服务、政务和生活服务等为一体的藏语版新型互联网平台, 加强藏语类优质文化产品供给。青海国际传播中心将与相关媒体合作,引入先进成熟技术,积极搭建国际传播数智平台, 进一步传播好中国故事、青海声音。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着力于提档升级, 推进“3+2+1+N”的宣传工作平台提质增效, 依托“ 大美青海云” 技术平台, 推动省市(州) 县媒体一体化发展。

      优化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完善青海日报社管理、采编、经营考核管理评价体系,推动新闻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改革, 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 凸显考核“指挥棒”作用,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五) 强化人才、技术支撑保障,重塑媒体发展新格局。技术是支撑, 人才是关键,坚持“自主研发+引进技术”相结合的研发路径,以“人才+技术”建设全媒体生态实现报社破茧重生。

图为青海日报社藏语全媒体传播中心仪式挂牌。青海日报社供图

      实施人才培养行动,优化干部人才工作机制。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精准科学选贤任能,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持续开展干部队伍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胜任急难险重任务的复合型干部,支持“青年业务工作室”发挥作用,组织实施“筑基培优”人才培养行动。持续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大与对口援青省市党媒的合作交流力度,开展业务技能“分享会”“观摩会”等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务学习和能力实训,培养复合型创意人才,构建符合数智时代新闻宣传态势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发挥重点实验室引领作用, 提升“ 人才+技术”的研发能力。加强技术支撑保障,引入行业先进技术,重构融合技术底座、重建传媒底层逻辑,优化采编发流程,提升采编系统使用效率。发挥青海省媒体融合技术与传播重点实验室作用, 推动建设“ 青报智能审校系统2.0版”等技术提升项目,支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到新闻生产传播的全过程。积极培育青海省党的创新理论融媒体传播重点实验室成为理论研究、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策划重点研究选题,推动新闻人才加快成长。借助青年业务工作室、融媒工作室等创新实践平台, 激励创作更多“爆款”产品。

      (六)拓展“新闻+”服务新业态,推动经营提质增效。采编经营是保证报社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翼”,坚持稳字为先、稳中有进,把准优势、定准方位、找准支点,有效提升经营业务质量与水平。

      着力深化采编经营“ 两分开” 之后的“两加强两促进”。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加强统筹,推进青海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建设,促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效发展。围绕主责主业,积极拓展“新闻+”服务新业态。探索青海传播大脑建设,主动探索融媒体市场化道路,为新闻媒体赋能,反哺新闻宣传和融媒改革。

强化组织保障,实干为要推动全年工作取得新成效

      青海日报社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坚强的组织保障,报社将紧密结合实际、紧扣重点工作,坚持守正创新,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以党建与改革融合创建“ 一支部一品牌”。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媒体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建领航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讲党性、讲政治、讲担当。凝心聚力助发展,坚持党建工作和深化改革同频共振,创新工作方式,让党员干部成为冲锋陷阵最前线的“先锋队”,让各级党组织成为汇聚改革共识、催生改革动力、落实改革举措的“战斗堡垒”。持续建强基层党组织,以党建促业务,提升党的组织生活质效, 持续深化落实“ 六个一” 要求, 强化“四强”党支部工作,有力有效推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和青年业务工作室建设工作,推动“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着力增进党报文化认同。

图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 周年暨青海日报创刊75 周年活动现场。青海日报社供图

      锲而不舍从严抓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以及“一岗双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紧制度“笼子”、深化政治监督、推进风险排查、开展警示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始终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报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深入开展蹲点式、穿透式调研,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持续深化“走、转、改”活动,推动新闻作品接地气、冒热气、有朝气。

      团结协作狠抓工作落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坚持全社上下“一盘棋”的思想,拧成“一股绳”,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各部门单位间要加强沟通协调,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以“拼”的思想意识、“抢”的精神状态、“ 实” 的工作作风, 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早发力、快发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高质量完成。

      百舸争流千帆竞, 长风万里起新程。2025年是报社的“改革发展年”,改革之路无定式,唯有凝心聚力,勇于创新,方能开辟新的路径;改革之路无坦途,唯有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远眼光,踔厉奋发、笃志前行,用智慧和勇气书写改革华章。报社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担当作为,团结协作,创新求变,充分发挥党媒“定音鼓”“风向标”作用,以改革续写青海日报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系青海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