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关党建
“云大脑”+“映像墙”“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奏响基层党建新乐章——记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东新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邀请抗美援朝老兵来队讲党课。东新路消防救援站供图

一、案例背景

西宁市东川工业园区东新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成立于2006年12月,现有指战员30人,其中党员25人,团员5人。建队以来,东新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一直是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桥头堡、排头兵。2018年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以来,队站党支部秉持“换装不换本色、改制不改初心”的治队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紧跟时代步伐,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总目标,通过研发运用智慧党务系统切实解决基层党务工作难题,通过开展“七一映像”系列活动盘活做实基层党群工作,“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在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起到了推动创新发展的“拓荒牛”效应,发挥了基层党建引领的“方向盘”作用。

二、做法亮点

(一)数据引导,科技赋能,为基层党务工作安装“云大脑”

在贯彻落实省委“六个一”要求、推动党建提质增效的行动中,东新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问题,靶向发力,立足三种理念,解决三类问题,以数据赋能,设计研发智慧党务系统,切实解决基层党务干部不会干、不愿干、胡乱干的问题。

一是立足边学边干、工作闭环的务实理念,一把制度规定“戒尺”,解决过去基层党务“胡乱干”的问题。软件核心框架完全对标《中国共产党章程》、各类准则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要求设置,从源头确保了软件的权威严谨、有据可查。例如:在组织制度落实上,系统对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设置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7项组织生活板块;对党员教育管理上,东新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涵盖“党务公开”“表决选举”“民主评议”“学习园地”“党费缴纳”等功能,一一对应党章赋予的“八项权利、八项义务”。

二是立足程序引导、系统推动的工具理念,一套党务工作“掌中宝”,解决过去基层党务工作“不会干”的问题。运用信息化手段将三会一课、组织改选、党员发展、民主评议、述职述责等所有党务工作程序开发成好操作、照着用的流程模块,推动形成线上指引、线下落实工作模式。以“党员发展”为例,东新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通过对发展全程的9个时限要求、14类文书档案、6次身份转变等环节进行待办事项主动提醒、步骤标准即时解释、范例模板精准提供,实现了即使是一名党务小白,也能在系统“手把手”指引下高质量完成工作。

三是立足“硬度+ 温度”的服务理念,一剂激发活力“强心针”,解决过去基层党务“不愿干”的问题。软件大量运用语音识转技术,结合党务工作记录真实性、有效性特点,提前设定涉及党内组织生活的7 类12 项记录模板,实时客观摄录党的组织生活和各类会议情况,党务工作人员简单操作即可归档影音、文档等全部材料。支部以纸质党费证为蓝本,通过增设党费教育、基数核算、线上缴纳等功能,在实现该项工作线上监督、检查、催缴,提升了党费收缴准确性、便捷性的同时,又达到了“交一次党费、受一次教育、明确一次身份”的效果。

由东新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发起的“薪火”党建联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 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东新路消防救援站供图

(二)实物展示,走心走实,建强基层党群活动“主阵地”

在基层党组织中往往存在着党建场所建设华而不实、党日活动主题跑题变味、党群活动内容走形变样等共性问题,影响了党群活动的质效。针对这些问题,东新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探索打造“党群工作室”,提出“七一映像”主题活动,赋予“党团活动室”更多“活动”属性。

一支骨干力量:党支部精心打造“四队+N 组”,即政策宣讲队、文体骨干队、业务骨干队、心理疏导队以及绘画、音乐、篮球等多个兴趣小组,以政策宣讲教案、文创作品等实物展示各队组互学、互帮、互教成果,激发人才潜能,强化示范引领。

一角学习园地:支部定期开展“读报剪报”和“我最喜欢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活动,每年手抄训词一遍,展示学“习”书籍资料、学“习”体会,拍摄学“习”小视频,分享学“习”感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一方党建联盟:深化区域党建联盟建设,创建“薪火”党建联盟品牌,有效解决了过去单位之间往来不多,党建交流作用不强,资源难以有效整合等问题,统筹各单位优势资源,创新推出政治理论联学、党员队伍联建、实践活动联办、优势资源联享、中心工作联促、作风纪律联抓等六联工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近年来,开展党建联盟品牌活动100余(次),慰问辖区困难群众7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近300条,党建联盟品牌作用发挥明显。

一份解困清单:队站党支部推出务实“暖心”举措,将《谈心谈话记录》优化为《解困清单》。畅通诉求渠道,形成解困答疑工作“闭环”,让《解困清单》成为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窗口,让每名指战员都能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一轮百日精进: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队站党支部推行“百日”打卡活动,鼓励广大指战员自我设定目标,以100天为一个轮回,每日打卡,记录每名指战员在“百日精进”中正向拼搏状态,凝聚基层队伍奋进能量。

一本临别赠书:每名消防员在离开队站之际赠送一本书籍,并在扉页上留下赠言,赋予其新的生命,使得每一本赠书都是一次生动的“微课堂”,在密切内部关系中起到桥梁作用。

一腔为民情怀:开展“我身边的拥政爱民故事”活动,与消防救援站“24 小时便民服务”遥相呼应,推动基层党组织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竭诚为民”的生动实践中筑牢为民情怀。2023年以来,队站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评选党员先锋岗10人,设定党员责任区7 处,在各岗位推行党员先锋亮身份、亮承诺,实践先进性要求,树立先进性形象,为保障各项消防救援工作的完成和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以支部党员为主体,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持续开展关爱老人和帮扶贫困学生等爱心活动,持续走进学校、社区开展消防知识的普及,并积极加入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设置爱心捐款箱,累计捐款11500元,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32次,参与志愿者服务人数达上百人,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三)相得益彰,两翼齐飞,成为破解基层党建难题“金钥匙”

智慧党务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党建深度融合的一次探索,使基层党员真正品尝到信息技术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甜头”,成为基层党务干部的“引路人”,发现基层党建问题的“探照灯”,规范落实党务规章制度的“教科书”。“七一映像”,赋予了党群活动生命力,触发了党群工作室“功能键”,增强了广大指战员在党群活动的融入感、获得感。

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智慧党务系统中有“七一映像”功能模块,作为基层“七一映像”活动开展情况的线上展示平台;“七一映像”系列活动中有智慧党务系统结果运用的成果。两者有机融合,确保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一致性”“创新型”和“实用性”,让党群活动“活”起来、“火”起来,真正成为基层指战员自我展示的大舞台、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成长进步的加油站。

                                                                                                       新消防员下队举行入队宣誓仪式。东新路消防救援站供图

三、取得成效

东新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始终清醒认识到把信息技术、“网络+”优势与线下活动高度结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深刻道理,精准把握时代特点和基层需求,紧紧围绕党建服务中心工作原则,让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让线上系统成为党务工作的“好助手”,让线下场所发挥最大效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东新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坚持现实问题与队伍实际相结合,坚持线上“云大脑”与线下“主阵地”相融合的生动实践,为建强战斗堡垒、推动党建质效提供了有益借鉴。而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也极大地推动了业务工作的“美丽绽放”。近年来,全体指战员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在灭火救援、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展示青春的风采。多年的灭火抢险救援和为民服务也使指战员不断磨砺成长,消防站先后荣获消防救援局“执勤训练先进中队”、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文明单位”、团省委“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青海省公安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暨G20峰会安保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青海省公安机关先进集体”,2 次被西宁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1次被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西宁市消防救援支队评为“执勤训练先进中队”“先进基层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一等功臣1人,二等功臣1人,三等功臣20人(次),涌现出“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全国最美消防员”杜仕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张星华等一批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消防楷模。在荣誉的背后,是消防站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方针的日日夜夜。2022年2月,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在东新路消防救援站召开“三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现场会,该队站党支部以党建带队建的经验做法获得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点赞”。

相关稿件